IP地址是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包括IPv4地址和IPv6地址。我们通常所说的“IP地址”指IPv4地址,它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惟一的32比特地址。IPv4协议规定,每个互联网上的主机和路由器都有一个惟一的IP地址以互相区分和互相联系。只有有了IP地址后,网络中的主机才能向别的主机发送数据信息,也才能接收别的主机发送过来的数据信息。IP地址的结构使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很方便地寻找某台主机并和它进行数据交换,使互联网才能成其为互联网,充当人们之间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因此IP地址构成了整个Internet的基础,是互联网中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资源。
为什么要从IPv4升级到IPv6
今天的互联网大多数应用的是IPv4协议,IPv4协议已经使用了20多年,在这20多年的应用中,IPv4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它也面临着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危机,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点。
首先,技术本身限制,IPv4地址即将耗尽。IPv4地址空间为32位,从理论上讲,可以编址1600万个网络、40亿台主机(确切地说,共2的32次方个)。但为了便于管理,IPv4地址采用A、B、C三类编址方式后,可用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数目大打折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用户急剧增长,IPv4地址也即将耗尽。
其次,国家战略考虑,IPv4时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在IPv4的发展中处于后进的状态,在国际上发言权不多,导致在IP地址的供需上严重失衡。在互联网发展初期,美国一些大学和公司占用了大量的IP地址,例如MIT、IBM和at&t分别占用了1600多万、1700多万和1900多万个IP地址,而分配给像中国这么大国家的地址量还不如美国一个大学。不言而喻,中国应该是全球最需要IP地址的国家之一,地址不足,严重地制约了我国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所以,基于国家战略考虑,中国目前应该大力发展IPv6技术和应用。
最后,业务发展需要,未来业务发展还需要大量IP地址。前文提到,IP地址是整个Internet的基础,所有业务的开展也必须基于IP地址。除了基本的宽带上网业务,越来越多的业务和应用也日新月异地涌现出来,IP地址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固定宽带方面,截至2009年3月底,中国电信固定宽带用户数为5303万户,占57%的市场份额。中国电信固定宽带用户年增长均在800万户以上,2008年净增900万户,并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在移动业务方面,2010年1月份,中国移动新增GSM用户511.5万户,新增TD-SCDMA用户49万户;中国电信新增移动用户305万户;中国联通新增GSM用户80.9万户,新增WCDMA用户85.3万户。
2010年1月13日,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IPTV作为三网融合的杀手级业务,2010年用户数预计将达2千万户。
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60亿人与人的通信扩展到250亿机器与机器的通信,物联网的兴起更是加大了人们对IP地址的渴求。
如何满足新兴业务对IP地址如此海量的需求?惟有IPv6。
IPv6技术优势
IPv6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现存IPv4网络的IP地址枯竭和路由表急剧膨胀等潜在危机而制订的。IPv6继承了IPv4的优点,并根据IPv4多年来运行的经验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和功能扩充,在地址容量、安全性、网络管理、移动性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有明显的改进,IPv6与IPv4是不兼容的,但它同所有其他的TCP/IP协议族中的协议兼容,即IPv6完全可以取代IPv4。从技术上,IPv6相对IPv4的优势主要有以下5个。
1.地址充足 (从32位地址空间到128位)。
2.协议优化(简化报头提高处理效率,增加扩展报头,提高协议扩展性)。
3.即插即用(在主机终端侧做了优化,增强主机易于配置和可管理性,便于支持大量终端应用)。
4.安全性(把IPSec作为IPv6扩展头内置,比如OSPFv3认证依赖于IPSec6)。
5.QoS( 改进点在于增加流标签域)。
IPv6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在于没有“杀手级”应用,那么,具有上述技术优势的IPv6除了IPv4提供的传统业务,到底能带来哪些新的应用?
责任编辑:lmtwadmin
今日聚焦更多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盘点】全国付费频道活得咋样?! 2025-07-10
- IPTV月报|2025年5月家庭智慧屏IPTV报告 2025-06-24
- OTT月报|2025年5月智能电视大数据报告 2025-06-19
- OTT节目榜单|2025年5月OTT点播节目排名发布! 2025-06-18
- OTT月报|2025年4月智能电视大数据报告 2025-05-27